2020三月份開始,Covid-19的疫情在世界各地大爆發。這疫情對各個行業衝擊都很大,餐飲業、航空業、以及各類服務業無一不叫苦;當然,藝文展演類也不例外,在這波疫情當中,歐美各大藝文展演活動全數取消,這代表著許多平常活躍於舞台上的音樂家們失業了。其中就有兩名指揮家因著疫情失去了他們的指揮工作,目前,他們正在當餐飲外送員。這兩位便是新加坡裔指揮Chiya Amos和德裔指揮Lothar Koenigs。
內容目錄
新加坡指揮家Chiya Amos
Chiya Amos專門從事歌劇和芭蕾舞指揮工作。疫情之後,Amos返回新加坡,失去了工作機會,目前已經在Foodpanda外賣平台工作。
近日Amos接受了媒體採訪,談到了疫情后生活的改變:「幾年來,我在俄羅斯擔任指揮工作,指揮歌劇和芭蕾舞作品,並在世界各地演出,贏得了一些讚譽。然而今天,我卻是Foodpanda的送餐車手。」
資料來源:今日音乐musictoday
德國指揮家Lothar Koenigs
除了Amos以外,疫情間開始外送餐點服務的指揮家還有Lothar Koenigs。Koenigs也是一位炙手可熱的指揮家,疫情爆發之前,他是歌劇院的指揮,在世界各地都有他演出的足跡。而疫情爆發後,他已經一年多沒有指揮的工作。不過呢,他也沒有停止工作過,現在的他,抱著為公眾服務的態度,選擇從事外賣送餐的工作,並且在這份工作中得到了滿足。
資料來源:日間新聞
音樂家的斜槓能力?
在德國,疫情爆發後,政府撥下了大筆資金來援助藝術家,讓藝術家們在這失去工作機會的時期還能餬口。德國指揮家Koenigs從事外賣工作,是因為他覺得這是個服務人群有意義的事情(我猜也是德國補助夠多,他才不需要為生活困擾);而Amos當外送就真的是為了討生活了。在新聞採訪中,Amos提到他失業回到新加坡後,求職一直都在碰壁的狀態下,後來才好不容易找到了Foodpanda的外送餐點機會,讓自己可以賺錢。
上面這兩位指揮家的例子,讓我想到了活在象牙塔的音樂家們。很多音樂家從小就被培養成以演奏為志業,一輩子關在琴房裡頭埋頭苦練,彈指幾十年間,成功的人在國際演奏壇上得到了好的讚譽並且得以靠演出為職業餬口;沒有成功的人則為音樂教師(這是大多數)。苦練了一輩子的技能,一場疫情一來,卻全都化為烏有。也因為一輩子都在培訓演出技能而別無所長,疫情來襲,只能巴巴的祈禱著疫情趕快過去讓生活恢復正常,其它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當然,疫情影響的不只是音樂家,各行各業都受到重創。但先撇開疫情來看,如果音樂家失去了用自己原本的技能生存的能力,那該何去何從?
這樣的說法有些太過犀利,對許多音樂家來說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音樂家們,沒有了舞台,還剩下些什麼?還能夠做些什麼?你有其它的生存能力嗎?
其實好像也不只音樂家,這場疫情下來,我常常在想著,失去了原本能夠求生的技能,我還能做什麼?我記得去年四月的時候,有許多優秀的音樂家朋友開始了YouTube頻道,希望大家幫忙訂閱並觀看影片,期望能從中獲得YouTube的一點廣告打賞費用,而結局就是大家都失敗了。當然,YouTube上有許多成功的古典音樂家,不過那也都是他們早在疫情爆發前經營多年的成果,豈是臨時突發奇想的人可效仿的?
這篇文章沒辦法教音樂家要如何斜槓並如何在疫情中求生存,但讀者們不妨思考一下,除了自己原本拿手的技能,還有什麼其它的能力?如果你原本就有富爸爸或者是自己本身就很有投資理財能力,那恭喜你,這篇文章你可以不用浪費時間看了。
音樂家去做勞動工作是放下身段嗎?
在許多人的心中,都覺得音樂家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平常在舞台上閃亮,在觀眾心裡頭的想像中,音樂家平時也是閃亮的。但音樂家真正的生活是什麼呢?
其實呀,除了世界上一些真的很有名的音樂家是全職的演奏者以外,許多演奏/唱家都是身兼數職的。在音樂劇The Last Five Years中,女主角是一位音樂劇演員,但平常沒演戲時,她是餐館的服務生。這樣的狀況其實很常見(尤其歌手),有戲唱的時候就唱戲,沒演出機會時就去找別的工作付房租。我挺敬佩這樣的音樂家,為了夢想和生活一直努力奮鬥著。
音樂家除了可以在舞台上閃閃發亮,也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綻放光芒的。我覺得,一位音樂家如果在他的生活中看過許多不一樣的風景,他所奏出的旋律必定更加動聽。
結語
相信在這個艱困的時期,絕對不只Amos和Koenigs失去了他們的指揮舞台,肯定有許多音樂家也處在失業狀態。忠心期盼著他們有朝一日可以回到他們熱愛的舞台上;如果不幸有下一次的全球大災難時,希望音樂家們都能夠有自己在災難中生存下去的能力。
2 留言
外送的工作很辛苦,說真的,很敬佩他們放下身段的精神,不過相信Nakaw說的,人生閱歷越是豐富,旋律才會更動人,說得真是太好了!
謝謝米莉留言。我也真的很敬佩音樂家外送員,他們真的很不容易。相信未來他們回到舞台上時,會奏出更動人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