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看到一則關於鋼琴大賽的新聞,評審席裡面因為坐了一位職業鋼琴合作家,因此被質疑了比賽評審的能力。有些參賽者認為,既然是鋼琴獨奏的比賽,就不應該讓鋼琴合作專業的人來當評審,但其實,更多的質疑是:鋼琴合作專業的人,獨奏能力夠好嗎?
目前在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裡,有將近一半的國際音樂賽事是鋼琴比賽,但大部分的鋼琴比賽都是設計給鋼琴獨奏者,很少有專門設計給鋼琴合作的比賽。在古典鋼琴的世界裡,許多人潛意識中還是認為優秀的鋼琴家應該要成為一位鋼琴獨奏家;鋼琴合作,或是俗稱的伴奏,似乎是給獨奏能力不好的人所擔任的。因為沒有能力成為閃亮的獨奏新星,所以退而求其次,站到主角後方的位置,成為鋼琴合作(伴奏)。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選擇鋼琴合作為專業的人,真的大部分都是因為獨奏能力不足?獨奏真的比伴奏還要難?
我曾經聽過幾位學習鋼琴合作專業的朋友分享他們之所以不選擇鋼琴獨奏為專業的理由:有的說獨奏要背譜很麻煩、有的說學鋼琴合作可以和同伴一起上台比較不緊張,甚至還有人說有別的樂器在演奏,可以掩蓋住自己演奏能力不足的地方。這些理由聽起來的確是讓人覺得獨奏難度比較高,但我個人覺得,這些都只是謙虛人的說法,很多鋼琴合作家只是沒有把他們真正厲害的地方說出來。
的確,就如上述的幾點一樣,鋼琴獨奏不容易,有一堆難死人的技巧要練習、又得背譜演奏、自己一個人在台上演奏時所有的優缺點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沒有其他同伴為你遮擋。不過,就算鋼琴合作比較不需要面對這些困難,這項專業還是有很多挑戰的。
★就讓我們一起來比較看看鋼琴獨奏和鋼琴合作所做的事情吧!
↘ | 鋼琴獨奏(solo) | 鋼琴合作(伴奏) |
---|---|---|
自己練習時 | 只需要專注於自己。 | 除了練好自己的鋼琴部份,還需要熟悉合作樂器的部分。 如果是三重奏或是多重奏,鋼琴合作也需要在自己練習時就熟悉。 |
排練 | 只需要專注於自己。 | 需要注意和合作樂器的音樂協調性(音量、速度、音色等詮釋方式)。 |
背譜 | 大部分時候演出需要背譜(19世紀李斯特和克拉拉留下來的傳統) | 不需要背譜 |
演出 | 只有自己一人在台上。 | 有同伴一起在台上。 |
只需專注於聆聽自己的演奏。 | 除了顧好自己,也得聽合作樂器的聲音。 | |
手指技術 | 許多作曲家寫給鋼琴獨奏的曲子常常會有特別難的手指技術。 | 鋼琴合作的曲子,大多強調的是合作上的音色,也會有難練的技巧,但比較少出現像是蕭邦/李斯特練習曲裡頭的炫技技巧。 |
視奏能力 | 視奏能力不好沒關係,可以勤能補拙。 | 視奏能力好的人在鋼琴合作領域會加很多分,較多人會選擇視奏好的鋼琴家一起合作。 |
看了上方的比較表格,還會有人覺得鋼琴獨奏比較難嗎?不盡然吧!鋼琴合作也有很多困難的地方。而且呀,鋼琴獨奏彈不好的人,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和其他樂器合作的。試想,自己都顧不好自己了,哪有那個心力再去顧其他合作的音樂家?也是有聽過有人彈伴奏時只負責顧好自己的部分,完全不管合作方在做什麼。這樣的鋼琴合作,會有人放心和他合作嗎?(也或許有人會為了省錢找這樣的鋼琴家合作吧!)
曾經上過一堂鋼琴合作的課,當時的合作樂器是豎笛。我把我自己的部分練好了,但豎笛的部分,我只有將可能會有合奏問題的部分(速度轉換的地方)大致上看了一下。上課的老師知道後,便直接和我說我沒有練好(當時豎笛並不在,我自己去上課的),鋼琴合作的練好和鋼琴獨奏的練好是不一樣的,鋼琴合作必須熟悉自己彈奏的部分和合作樂器演奏的部分才算是真正的練好,才可以開始和合作樂器一起排練。
結論是,鋼琴獨奏和鋼琴合作都很難。兩者的目的一樣,都是要將好聽的音樂呈現給觀眾。儘管鋼琴合作不像鋼琴獨奏一樣在舞台上總是當主角,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請不要再看不起鋼琴合作專業的鋼琴家了,千萬別覺得人家是因為獨奏彈不好才去學伴奏,要當好的伴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