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10留學獎學金在5月31日放榜了,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當然,愁家數量遠大於歡樂家,畢竟獎學金這玩意兒,永遠都是僧多粥少。
今年幫忙看了不少留獎的研究計畫和實務報告,我幫忙看的部分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從上榜和未上榜的同學們那幾份計畫來推測和比較,研究計畫/實務報告的題目才是真正的錄取關鍵啊!一開始就選對討人喜愛的研究/實作題目,就基本上注定輸贏啦!
內容目錄
研究計畫/實務報告之題目訂定
我所幫忙看的計劃都是藝術學群的(大部分是音樂),所以以下所提到的例子都是藝術學群,看官們可以自己斟酌是否繼續看下去。
選擇題目的重要性
以今年其中一位上榜同學的題目為例子,當時我看到他的題目時,就覺得他上榜的機會非常大。我絕對沒有在唬爛,他的題目是真的比較創新,能夠奉獻台灣又能夠海外推廣台灣文化;暨結合了傳統又融合了國外留學時所學習到的新技術。他在台灣畢業的學校和在國外就讀的研究所的確都是頂尖學校並排名很前面,但其他找我幫忙的同學,他們所就讀的學校也都是常春藤學校,申請結果卻是大相逕庭。由以上可以推斷,「選對好題目,送你上天堂;題目不吸睛,直接不及格。」
如何選擇研究題目
選研究題目和實務報告題目,當然是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要不然研究怎麼搞得下去?但如果要能夠拿到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還是得遵照他們的喜好才行。那原則是什麼?基本上就是簡章上提到的那四項囉!下面再次幫大家列出
- 國家建設現階段所亟需
- 國內研究條件不足
- 對國家未來發展重要
- 其他經評審認為有特殊需要
之前有人推薦我可以到科技部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網站上查詢比較需要研究的議題,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找題目方式,但音樂類的真的…都沒有…(殘念~~),學音樂怎麼這麼可憐啊~!演奏組尤其可憐,一點兒都不誇張!
再以上榜的那位同學舉例,她的實務報告大概可以符合上述第2和第3點,有沒有符合第4點不知道。(音樂家要符合第1點很難呀!)
研究計畫/實務報告撰寫架構
在我如何撰寫留學獎學金申請研究計畫中,我已經分享過撰寫架構和格式。很顯然的,今年這並不是一個致勝關鍵,頂多就是讓讀者們有個樣版和方向可以參考,而不用憑空從零變出東西。
雖然架構不是致勝關鍵,但也不代表不重要。畢竟清晰的報告架構可以讓評審更清楚的搞懂你的研究。而我大部分也都是在幫忙申請同學們看撰寫的架構是否清晰並給予意見,還沒厲害到可以幫忙想出絕世必勝題目,哈哈!
我在104年時拿到留獎,當時的三個評語都說我的研究計畫架構好、寫作格式嚴謹,當中完全沒有提到我的研究內容是否不錯或是我的作品光碟做得如何,所以當時我深信我的研究計畫格式領著我上了天堂,106再次申請得獎時,也是用一樣的架構格式去撰寫。但今年這招似乎不太管用,還是說因為我寫了分享文章,很多人都學我的格式架構撰寫,所以格式架構取勝這招失效了?!我還是那句老話,申請留獎就像鋼琴比賽一樣,評審愛你,你就有機會得大獎;評審不愛你,連個屁都不是。
今年我幫忙看的研究計畫,基本在架構和文句敘述上我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當然,有問題的部分也都被我調整過了),總之,今年還是靠題目取勝呀!
結語
我大部分幫忙調整的都是研究計畫或是實務報告的部分,其他備審資料(履歷、作品光碟)有些沒有看到,所以也很難判定是否是因為這些元素所以拉低了某些同學的成績。但個人認為,研究計畫和實務報告還是最關鍵的,畢竟占了總成績百分之六十呀!(簡章上寫百分之四十,但詳細看過簡章,會發現其實計畫部分占分百分之六十,之前文章提過,這裡就不解釋了)
總之,今年沒上榜的同學,明年再接再厲吧!或許明年換了不一樣的評審,分數也會高十多分不一定。(個人覺得今年藝術學群的分數都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