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療經驗分享(一) — 評估鑑定

by Nakaw
0 留言

寶寶18個月的時候,我們去了小兒科做例行性的檢查。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所以我們的醫生將我們轉介兒童早療服務讓我們可以接受語言早療。根據醫生的說法,小孩子在15~18個月之間應該要開始模仿大人說話並且在18個月的時候要會說幾個有意義 的單詞,但我們家寶寶已經18個月了,仍然只會按照自己的方式鬼吼鬼叫,連叫爸爸媽媽都不會,於是我們就得參加早療啦!

醫生將我們轉介後,我們收到了兒童早療單位的信,要我們去預約時間做評估。密西西比衛生局 的兒童早期發展部門告訴我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所有的評估課程服務都改成線上進行。在進行線上評估之前,得線上先填一堆自我評估的資料。這真的是考驗我的英語能力,要看懂密密麻麻表格上的問題,有時候還自己描述小孩的狀況。有一題請我描述小孩的生長狀況,這到底要怎麼描述呀?從剛出生到現在都要清楚描述嗎?也太難了吧?懶媽我直接寫了:小孩發展和書上寫得一樣,但不會說話。這樣就直接省下了寫一堆英文的煩惱。其實,叫我寫中文我可能也是這樣寫…。

填完自我評估表格後,我和早療單位約了第一次的線上評估時間。我和寶寶一起上了線,不過我們家這個不受控制的小孩哪可能乖乖坐在我腿上看著電腦,肯定是在旁邊到處亂跑!還好,這次評估其實也就是問我小孩發展的一些問題。早療師問了許多書本上的問題,像是會不會在大人輔助下爬樓梯、能夠講幾個單字、會不會爬沙發椅、會不會跑步之類的。這些問題好像在台灣的寶寶手冊上都可以找的到,我也記不清楚她到底問了多少問題,只知道最後評估結果符合早療資格的。

那為什麼評估到最後我們會需要早療呢?因為我在四個問題回答了no。以下便是我回答no的四個項目

  1. 小孩會拿著筆畫畫嗎?不會,因為我們家沒有畫筆。
  2. 小孩會將積木疊起來嗎?不會,因為家裏沒積木,小孩好像也不會特別去疊別的東西。將她的學步車搬起來疊到我們身上算嗎?XD
  3. 小孩會拿湯匙吃飯嗎?仍然在訓練中,不是很會。
  4. 小孩會說幾個單字嗎?不會。而且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醫生轉介來的。小孩會發出媽媽的聲音,但不是真正的在叫媽媽。

以上,就是我們不及格的原因。遲緩32%以上就可以接受早療的療程,我們家的剛剛好就是32%。不過幫我們做評估的早療師跟我說雖然我們符合早療資格,但不一定是真的有問題的孩子。她覺得上述1~2是因為缺乏訓練,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接觸到這些東西的機會;3的部分小孩有在進步,所以應該也不用太擔心。至於4,也就是我們最擔心的點。根據早療師的經驗,她有陪伴過幾個西班牙語家庭的小孩進行早療活動,這些小孩平常很少開口,但在兩歲的時候一開口就說的很流利,講英語和西語分得很清楚,她請我不用太擔心。好吧!真心希望我們家小孩也可以兩歲的某一天突然開竅就會說話了!

早療師說接下來在疫情穩定之前,我們都會以線上上課的方式來進行早療活動,等之後疫情緩和了,早療師會直接到我們家裡來。在早療師無法來的這段期間,她會給我們活動的指示,我們就按照她的指示去進行活動就好。我很懷疑這樣視訊的方法是否真的有幫助,不過也沒別的方法了,就姑且試試看吧!還好早療不用錢,要不然花錢給一歲多的孩子上視訊課感覺就不是很有效果。

評估視訊結束後,我立刻上亞馬遜買了畫筆,準備開始讓寶寶在家裡到處亂畫啦!(希望搬家時不要被扣太多押金)

你可能也會想看這些文章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