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會以申請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的研究計畫部分為主,分享我如何撰寫我的研究計畫。如果對於我如何準備留學獎學金申請資料有興趣,可以看這篇文章 → 成功申請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心得。如果預備要申請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可以到教育部網站上尋找當年度的簡章 → 教育部留學獎金網站連結。
我申請上的是104年度以及106年度的留學獎學金,學群為藝術學群。請注意:除了「藝術學群」、「建築、規劃與設計學群」及選送赴特定國家「新南向國家」以外,其餘學群只能在攻讀博士學位時申請留學獎學金。我因為是藝術學群,所以念碩士時就可以申請。
如果想直接看我得獎時所寫的完整研究計畫,也可以直接到本站商店購買 → https://music-life.org/shop/。
由於研究計畫是我能夠申請到留學獎學金的最大原因(其它部分都沒有可以搶分的地方),所以特別分出一篇來寫。那麼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吧!讓我們直接來看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簡章如何規定。
雖然這張圖片是擷取106年度的簡章,但基本上是沒什麼變動,104年時規定的格式也是類似這樣,109年時完全沒有什麼變動。我個人是完完全全按照上面的格式規定走,也建議就算是選擇寫實務報告的申請人乖乖的按照規定的格式去撰寫。
內容目錄
開始撰寫留學獎學金研究計畫書
(一)封面
研究計劃書第一面為我自己設計的封面頁,封面寫著研究計畫名稱、計畫書撰寫人、就讀學校、攻讀學位、指導教授。兩次申請時我都有用封面頁(不同設計,以免評審覺得我不用心,申請第二次竟然用和第一次一樣的東西)。這部分申請人可以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封面頁,我個人覺得,封面頁是一個計畫書的門面,給了別人好的第一印象便是一個好的開始。
(二)研究計畫或實務報告名稱(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要嚴謹的按照規定走,封面頁之後緊接著是第一頁,我在第一頁的最上方就打上了 壹、 研究計畫名稱:(我的研究計畫名稱)。雖然封面頁已經有我的研究計畫名稱,但我還是在第一頁再寫了一次。
(三)研究計畫(或實務報告)摘要:
在研究計畫名稱後空了一行,仍然在第一頁,我緊接著寫下 貳、 研究計畫摘要,接著我用一面寫完中文摘要。下一頁先用英文寫下了研究名稱,再開始寫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我有請我的指導教授修改。請注意:簡章規定摘要不得超過一千字,所以請不要寫太多。摘要這東西不是字越多越厲害,簡明扼要才是王道。
請參考我寫的簡易版摘要教學→研究計畫以及論文的摘要撰寫建議
(四)目錄:
摘要的下一頁便是目錄。目錄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讓讀你計畫的人快速地翻閱到他們想要閱讀的部分。直接讓大家看我的目錄長相吧!
從我的目錄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很嚴謹的按照簡章的格式規定在走。研究計畫的細項部分,也盡量涵蓋了簡章上的要求。細項中除了簡章上的要求,我自己還加入了困難與處理和研究倫理問題與策略,為什麼加入這兩項?因為在困難與策略中,我特別強調了我的研究非常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如果我沒有錢,這項研究將無法進行。加入研究倫理問題與策略是因為我的研究項目有大量的採訪,所以需要這個部份來解釋我如何保護受訪者隱私。
(五)研究計畫
主菜終於端上桌了。一盤菜端上桌必須要色香味俱全。同樣的,一分計劃書遞到評審委員面前,色(封面樣式)、香(清晰有條例的排列、好閱讀的字體)、味(有實在的研究內容)也都很重要。很多優秀的研究者端出來的菜可能只有味道及格,但色和香卻無法吸引人。如果能夠在前面兩項加強,相信在研究計畫的這部分絕對難不倒優秀的研究者!
- 研究緣起:寫下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開始想要研究這個特別的題目。我採用文章式寫法,一頁。
- 研究目的:進行研究後期望能夠達到怎麼樣的目的。條列式寫法,一頁。
- 方法與步驟:寫下研究的方法和步驟。這一部分我寫得比較多,共寫了四頁。
- 第一頁:條列式的寫法寫下方法和步驟。
- 第二頁到第四頁:表格。表格項目有研究項目、研究重點、工作內容、分析目的、研究期程以及備註。
- 困難與處理:這部分是我自己加上的,為要突顯我非常的需要這筆獎學金當作我的研究經費。一段,一頁不到。
- 研究倫理問題與策略:也是自己加上的,強調自己會保護研究受訪者隱私和權益。一段,一頁不到。
- 研究重要性:條列式,大概半頁。這部分一定要強調自己的研究對台灣有什麼益處,或是對社會、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 相關文獻:這很簡單,就列出你所參考過的資料,用自己學校慣用的格式就好。可以參考網站:http://www2.kuas.edu.tw/prof/jewel/SchoolTeach/apa.htm。
(六)預期完成之工作及具體成果
文章式開頭寫下我對未來的成果展望,再以條列式寫下心裡預期的具體成果。一樣,在每一項成果中繼續強調我的研究對於台灣會有什麼樣的貢獻。
我的兩次撰寫申請留獎的計畫書經驗
(一)碩士時期:
當時我寫的題目是舒曼A小調協奏曲樂譜版本比較。這個東西要怎麼讓評審覺得這個研究有價值並對社會有奉獻?也不過就是幾個不同編輯者編出來的樂譜,研究這個對台灣社會有什麼貢獻?以下是我在研究計畫強調的點:
- 透過比較古典音樂樂譜版本的比較,可以讓我在日後進行謄寫原住民部落裡的歌曲有很大的幫助。我會特別注意編輯時的寫法以及用語,以利於後人在學唱古歌謠時能夠清楚理解編輯者的詮釋。
- 在教學上可以上學生在閱讀不同編輯的樂譜時,可以理解不同編輯者的邏輯思維,並思考哪一種編輯者的詮釋方式比較貼近原作者。
以上,就是我扯出來的對台灣社會的奉獻。不過我在台灣小學教書的期間,的確常常要把部落裡的歌曲寫下來改編成合唱曲來讓學生參加比賽用,所以也不算真的胡扯。在整個研究計畫中,強調我曾經在台灣做過的奉獻、我未來期望如何有更好的回饋,以及想辦法證明這個研究可以讓我對社會有貢獻。
(二)博士時期:
這一次申請的很倉促,當時幾乎要放棄,但我的博士班老師一直鼓勵我不要輕易放棄。所以在截止日前六天,我開始撰寫了我的研究計畫。當時訂了一個我碩士時很想研究的題目,一個關於國際鋼琴大賽使用曲目的題目。這個題目其實也是可以想得出對人類的貢獻,但是想不出一個可以針對台灣特別有的貢獻。於是呢,我把這個研究計畫寫得特別需要錢。我需要去各個不同的國際鋼琴大賽採訪,所以我非常需要一筆研究經費。以需要經費為主,能夠做的貢獻為輔,我倉促的寫完研究計畫並在最後一天繳交出去。還好,因為之前已經有寫過一次了,這次對於寫研究計畫沒那麼陌生。
分數以及評語
碩士申請留獎:
拿了92分。一共有三個評語,全部都說我的研究計畫內容非常好,完全沒有提到其它除了研究計畫以外的部分。三個評語都很簡短,大部分都寫什麼格式嚴謹有條理之類的。所以我深深相信,好的研究計畫撰寫可以蓋過我其它部分的不足。
博士申請留獎:
這次分數比較低,86(後面的小數點我忘了)。我沒有申請評語,因為我知道我不會再申請下一次了。現在想想有點後悔,應該還是要看看評審說了些什麼。但我的格式都是按照碩士那時使用的格式寫的,所以我猜能夠再次得獎應該還是和研究計畫撰寫有最大的關係。
結語
真要說的話,其實留學獎學金就是一個研究計劃的評比。為什麼這麼多優秀的留學生沒有申請上?我個人覺得是因為 一個優秀的研究者≠一位會寫計畫的人;一位優秀的演奏家≠對於未來有實務規劃的人。寫出一份好的研究計畫,除了有好的架構和內容,還得有好的文筆。我的研究計畫寫完後也是有找文筆好的人潤稿過的。留獎甄選方式會遺漏掉許多優秀的人才,也或許大部分都是選到很會寫計畫的人也不一定。
其實也不只留獎,公費考試制度也不見得能選到真正的優秀人才。以音樂類別來說,要考試的項目有音樂史和音樂理論,毫無疑問地,主修音樂學的人一定比較吃香,走演奏的就比較難在這些項目考贏音樂學學者。
公費用考試選人,留獎用計畫選人。如果真不是考試型的人或是不是寫計畫型的人,想申請這些獎學金,就找有經驗的人幫忙吧!當然了,直接找別的獎學金也是不錯的辦法。其實啊!真正優秀的音樂演奏者,早就在國際大賽拿獎金了,公費和留獎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看看 曾宇謙 、林品任 這些優秀的海外音樂學子,人家哪有在搶這些獎學金,早就比賽獎金賺飽飽,靠演出收入過活啦!
有興趣的同學們,也可以填寫以下表單免費索取Nakaw所寫的【留學獎學金研究計畫撰寫方法】的教學,內容含有範例文章以及範例格式,也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文章教育部留學獎學金:修改研究計畫心得(2021)。祝大家申請順利。
1 留言
[…] 我如何撰寫留學獎學金申請研究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