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練日誌–羅馬之松

by Nakaw
0 留言

羅馬之松/Pines of Rome(義大利文:Pini di Roma)是一部四樂章的交響詩,由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於1924年完成。 這幅作品描繪了羅馬在一天中不同時間在四個位置的松樹。 它於1924年12月14日在羅馬的奧古斯都劇院首演,貝納迪諾·莫利納里(Bernardino Molinari)指揮了奧古斯都樂團,現在被稱為聖塞西莉亞國立交響樂團(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這是我第一次在樂團裡彈鋼琴(因為不夠優秀,沒和樂團彈過協奏曲…),其實還挺興奮的。拿到鋼琴分部譜時覺得看起來好難,很懷疑我是否可以在五天內樂團第一次排練之前練起來。但開始練習後,發現最難的就只有第一樂章,第二到第四樂章都還好。順利地準備好了自己的部分,五天後就去排練啦!樂團把我的位置擺在第二小提琴後面,長笛和低音大提琴中間。在排練的時候可以左右偷看一下、偷偷聊天一下也挺有趣的。

本來我非常的擔心第一樂章我跟不到速度,還好因為是第一次排練,指揮很佛心的把速度放慢了些,讓我這個樂團菜鳥可以跟得上。還在自以為的慶幸第一樂章僥倖過關時,發現第二樂章雖然音很簡單,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得數空白小節數以免接下來接不進來。數了超過十個小節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數錯了,後來瞥見一旁的長笛正在標示其他樂器的部分,才發現我應該也要把一些其它樂器的旋律寫下來,跟丟的機率才會比較低(很不幸的第一次排練時我就是把小節數亂了,但後來發現低音提琴有一樣的旋律,就趕緊跟了上去)。接著,不間斷地接續第二樂章,最魔王了第三樂章來了。

為什麼第三樂章對我來說是魔王呢?因為有鋼琴獨奏部分啊~!好啦,其實開頭的鋼琴獨奏部分只要小心不要碰錯音,優美的彈出來就好。阿偏偏我就是個很容易碰錯音的人 (Orz),為了不想到時候正式演出+線上直播時全世界都聽到我彈錯音,第三樂章開頭的那一串琶音我練得可認真了。結果開始和樂團排練後,發現彈對音根本就不是問題。開頭兩個小節彈完後,鋼琴部分有非~~常長的休息,中間要停幾個小節我記不清楚了,但我知道不可能數小節數,因為中間太多彈性速度外加其它樂器的Solo。不意外地,我又再次的走丟了。這個樂章和第二樂章不一樣,沒有別的樂器一起進來,只有鋼琴Solo,所以我一定得想辦法自己生存下去。因為是第一次排練,指揮從我進來的地方再重走了一遍。我不是唯一一個需要重來的,當下不會覺得太難過。可是想到之後的排練,心裡真的很緊張,馬上決定回家後把錄音聽個一百遍記下自己進來的點。

第四樂章排練起來就容易多啦!因為從頭到尾都沒有休息的彈不同的八度,排到第四樂章時,我真心覺得音多的樂章比音少的樂章容易多了,一直彈下去不用休息數小節基本上是不會迷路的!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管樂和鈸常常會出錯,就是因為休息太久啦!兩百個小節就吹那幾個音、敲那一下鈸,不迷路真的也是奇蹟了!

第一次和樂團排練後,我回家立刻上IMSLP下載了羅馬之松的總譜,決定下次排練直接跟著總譜,這樣應該就不會迷路了!之後的所有排練果然都順利多了,當然,有時第三樂章還是會有些狀況,但一直都是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的。而一個月後的正式演出,我順利地將我的任務毫無差錯地完成了,可喜可賀呀!還好人生第一次的樂團鋼琴經驗順利成功,要不然我可能會對在樂團裡彈琴這件事情有陰影吧?

一邊聽錄音一邊讀譜然後眼鏡就斷掉了

在這之後,我又有了其它可以和樂團一起演出的機會。很感謝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參與好音樂排練和演出的音樂前輩們,生命可以被好的音樂充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不夠優秀,不像許多天才一樣從小就因為才能的關係得到許多機會。應該很少人會像我一樣,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鋼琴分部角色就這麼興奮。或許對別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大步。總之,音樂路上還有很多需要我去學習的事情,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懈怠的!

Respighi – Pines of Rome with standing ovation!!!

你可能也會想看這些文章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