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的產檢經驗

by Nakaw
0 留言

生完孩子以後一直都沒有機會寫下懷孕生產過程,最近剛好疫情的關係都關在家裡,時間變多了,趁著忘記細節之前趕快把當時的產檢以及生產過程寫下來吧!

—————————————————————————–

2018年3月發現懷孕,第一件事情是打電話給保險公司詢問哪家醫院在他們的醫療保險給付範圍,之後按照保險公司的指示上網查了醫生們的評價後,決定在密西西比的Forrest General Hospital產檢和生產。

驗了三根驗孕棒

打了電話給我所選定的B醫生約診,接電話的護理師告訴我要滿七周才可以預約,當時我才剛滿五周,只好再等了兩周多才去看了醫生。第一次見到B醫生時,她手裡拿著一台掌上型超音波機器,她拿著棒子在我的肚子上掃了一圈就看見心跳了。因為是掌上型機器,無法印出超音波照片,先生當時用手機翻拍了掌上型機器上顯示出來的影像。隔了兩天後,按照醫生的指示,我們到大間的超音波室正式的照了第一張超音波照片,當時懷孕滿八周。

描述: F:\iphone SE照片\100APPLE\IMG_0531.JPG
寶寶八周

13周時我們照了頸部透明帶,再次拿到寶寶的超音波照片。照完這次後B醫生告訴我們下一次超音波是20周的時候,這時才發現原來在美國的產檢不是每一次都會讓我們看寶寶。問了在台灣的醫生朋友後得知原來每次產檢照超音波根本就是在台灣孕婦特享的待遇。除了照頸部透明帶,我們還驗血測寶寶的性別,大概一周以後(14周)接到醫院電話告知我們寶寶是女孩。

寶寶13周

在懷孕17周到19周時,那時有事情必須飛往瑞士一趟,於是在16周產檢時問了一下B醫生我的狀況是否搭飛機合適,B醫生也沒有特別做什麼檢查,只確認我沒有特別不舒服後,跟我說她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於是我就勇敢的上飛機了。上飛機當天(16w+5)開始感覺到胎動,寶寶對我來說開始有強烈的存在感,於是我放慢了趕飛機的腳步,也就這樣不小心錯過了中轉的其中一班飛機><。

家姐因為不放心我獨自一人前往瑞士,特地從台灣飛到瑞士陪伴我兩周,又是伺候我吃飯又是伺候我提東西,真的很感動。平安的過完了瑞士兩周,再次回到密西西比後覺得不放心想提早去產檢,結果B醫生休假一周,於是20周的超音波行程等到了21周才照。在這裡超音波都是技師照,醫生只負責看照片。躺在診間大約20分鐘左右,寶寶剛好也醒著,一直不停的踢我的肚子,還好不影響技師照超音波。B醫生看完超音波照片告訴我們一切都很完美,後知後覺的我後來才發現原來美國的20周超音波就是台灣所謂的高層次檢查。

接下來24周以後的產檢都沒有超音波可以照了,當然也可以自費照,只是既然B醫生說沒必要,我們也不想多花錢。每次排隊很久進了診間後,醫生就是拿一條布尺測量我的肚子以及聽胎兒心跳並問我有沒有宮縮跡象,沒什麼特別的狀況就直接回家了。只能說,每次候診的時間都比看到B醫生的時間還要長。

27周的時候我和先生去加拿大Babymoon,順便慶祝我的生日。Babymoon的意思就是趁著孩子出生之前夫妻倆去享受二人時光(因為小孩出生後可能就沒機會出門玩耍),出發前再次詢問B醫生的意見,B醫生仍然的說她不覺得會有任何問題,於是我們就(再次)勇敢的上飛機了。後來發現肚子裡裝著重物真的很難行走,才走沒多久就想要停下來休息或是找廁所,還好神隊友一直都很照顧我,減低我在旅程中的不適。如果我懷第二胎的話應該不會再跑出國玩,除了身體的不適以外,心裡也會有一點壓力(怕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需要找醫院很麻煩)。

28周產檢時打了流感預防針、百日咳疫苗(T-Dap)以及喝糖水,B醫生看到我後一樣迅速的用布尺量了我的肚子,聽了幾秒鐘的心跳,問我有沒有問題。看診時間不到三分鐘就結束。

32周後開始每兩周產檢一次,B醫生介紹了醫院的媽媽課程讓我去上。我們選擇了哺乳課程以及新手父母預備課程,新手父母課程包含了參觀醫院產房以及產後病房。這間醫院一共12間產房,所有的產後病房都是單人間,不論是產房或是病房都非常高級(難怪醫療費那麼貴)。

34周的產檢仍然和先前一樣都是量肚子聽心跳沒什麼特別的。36周開始周周都要見醫生,B醫生開始摸胎位,我印象非常深刻,B醫生摸我肚子的時候總是要閉著雙眼(像瞎子摸象那樣),一邊摸一邊說:「這裡是頭,這裡是屁股。胎頭已經下去了,不用擔心。」我聽完只覺得醫生好強!

37周產檢開始內診。當時B醫生說我開了一指,我自己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知道我每周體重都急速增加。38周產檢開了一指半,B醫生跟我說39周可以催生,問我們是否想要催生,我因為懷孕後期雙手嚴重麻痺,很想趕快卸貨,所以決定39周當天住院催生。B醫生給了我們住院催生注意事項後,我們就回家開始準備住院待產用品。

住院生產過程下集待續。

你可能也會想看這些文章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